安贫守道唯慧是业

9 2025-05-18 20:30

“安贫守道,唯慧是业”出自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,是佛教经典中的一段重要教义。以下是其全文及相关解释:

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全文(节选)

为佛弟子,常于昼夜,至心诵念,八大人觉:
  • 第一觉悟: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,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。心是恶源,形为罪薮。如是观察,渐离生死。
  • 第二觉知:多欲为苦。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;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
  • 第三觉知:心无厌足,唯得多求,增长罪恶。菩萨不尔,常念知足,安贫守道,唯慧是业。
  • 第四觉知:懈怠坠落。常行精进,破烦恼恶,摧伏四魔,出阴界狱。
  • 第五觉悟:愚痴生死。菩萨常念,广学多闻,增长智慧,成就辩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乐。
  • 第六觉知:贫苦多怨,横结恶缘。菩萨布施,等念怨亲,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。
  • 第七觉悟:五欲过患。虽为俗人,不染世乐;常念三衣、瓦钵法器,志愿出家,守道清白,梵行高远,慈悲一切。
  • 第八觉知:生死炽然,苦恼无量。发大乘心,普济一切。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,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。

“安贫守道,唯慧是业”的含义

  • 安贫守道:指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,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,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修行原则,不为世俗的名利所动摇。
  • 唯慧是业:强调以智慧为修行和生活的根本目标。智慧在这里指的是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,以及通过修行获得的对世间真相的洞察。

佛教经典中的解释

  • 这句话出自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的第三觉知,是佛教对修行者的一种教导,提醒修行者要知足常乐,不贪求过多的物质享受,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和智慧的增长。
  • 佛教认为,贪欲是导致痛苦的根本原因之一,而知足和智慧则是解脱痛苦、达到解脱的关键。

现代意义

  • 在现代社会中,“安贫守道,唯慧是业”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,不要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知足。
  • 这种思想也鼓励人们通过学习和智慧来提升自己,帮助他人,而不是单纯追求名利。
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“安贫守道,唯慧是业”的含义及其背景。

全部评论

·